“‘水平’两字蕴含了美术的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。美术,就是把美的东西通过一定的‘术’表达出来,‘术’也即造型、体积、空间以及色彩等等。美术如果没有‘术’的支撑,就表现不出‘美’,更无从去谈视觉的享受。”
靳先生对中国绘画的现状有着许多思考和忧虑。在评选的标准上,靳先生把握了两个关键点:一是绘画本体语言的表现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绘画的功力。二是绘画的去图片化,强调绘画的写意性与绘画的深度。
在当下中国美术界,应该说功力相对弱化、图片化泛滥是两个主要问题。靳先生反复讲,决定一个作品好坏的是水平,而不是风格。“水平”两字蕴含了美术的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。美术,就是把美的东西通过一定的“术”表达出来,“术”也即造型、体积、空间以及色彩等等。美术如果没有“术”的支撑,就表现不出“美”,更无从去谈视觉的享受。
纵观世界美术史上的“大家”,都是在“术”上下了大功夫才创作出了不朽的绘画作品。我记得德国画家门采尔一生中画了15000幅速写、7000幅素描,才奠定了他素描大师的国际影响。邯郸韩玉臣美术馆收藏了大量的巴比松的绘画,巴比松有一个著名画家叫杜比尼,他为了把水的波动、光影的变化表现得更为生动,就买了一条船,住在船上,研究这种变化。我们熟知的画海的画家艾瓦佐夫斯基,在海边长期居住了几十年,而法国画家莫奈的花园里,则有大面积的池塘和莲花,使他可以一年365天观察莲花的变化,这才有了莫奈的不朽的《睡莲》……所以,没有“术”,没有长期的观察,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己的作品。
“照相机向我们展现了很多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,我们一定要抓住这种独特的感觉,与此同时还要做两件事,一是进行主观的放大,二是对图片做加减法,这样才能把图片画得生动、写意、有感染力。”
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,照相机产生了,图片成了画家提高造型能力、表现手段的不可缺少的工具。照相机的普及使绘画的图片化成为了一种趋向。怎么解决绘画的图片化问题呢?我的老师张文新先生说,照相机把现实的变成了图片,科学给了我们很多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,我们一定要抓住它,看到照相机给我们色彩的感觉。在抓住这种感觉的同时,还要做两件事情,一件事情叫主观的放大,判断好哪些色彩需要突出、需要加强主观表达;第二件事情是对图片做加减法,这样才能把图片画得生动、写意、有感染力。
“中国绘画、中国油画要想保持中国的气派,应该遵循靳先生讲的功力、水平、写意性。这是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最佳结合点。”
目前,欧洲美术界出现了对现实主义绘画的回归,而西方现当代油画,我认为已经走到了某种瓶颈阶段。中国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绘画发展的路径行进,可能并没有前途。这既是源于中国人几千年思维习惯和对审美的基本诉求;也是源于教育体系的差别。中国绘画、中国油画要想保持中国的气派,应该遵循靳先生讲的功力、水平、写意性。这是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最佳结合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