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画是中华文化璀璨的明珠,它贯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,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与人生感悟。9月10日正值教师节,在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里,邯郸韩玉臣美术馆开展了由美术馆执行馆长何家骢主讲的《中国写意画知识讲座》,旨在让大家更系统地认识中国文人画的历史发展和创作技法,从中感悟国画艺术的魅力。市艺术爱好者及美术馆工作人员60余人聆听了讲座。

讲座从国画的门类包括人物画、山水画、花鸟画开始徐徐展开。何馆长详细地讲述了他们的绘画特点及赏析方法,并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展现,让大家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一门类作品的特色。

随即,何馆长更为系统地讲述了中国文人画(写意)简史。文人画以写意画为主,是以“诗书画印”为一体的中国画,唐代王维开创了文人画的先河,他提倡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艺术境界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宋元明清时期,画家在传承文人画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技法,先后出现了“以书法入画”、“聊写胸中逸气”、“不求形似求神似”、“笔墨当随时代”等理论,每个时期都出现了书画大家,为世人留下珍贵的墨宝。何馆长针对每位名家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风格特征的逐一介绍,如何构图、运笔、用色等。

“谢赫六法”的提出使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时期。用“六法论”既可以学习传统绘画的基本功,亦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,发扬和继承传统。《何家骢作品赏析》环节,何馆长分别从自己所创作的山水、人物、花鸟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,并把创作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大家。听者无不被他真诚、豁达的心胸所感动。


最后,何馆长即兴演示了三幅作品:菊花、荷花、茶壶,干湿浓淡的相得益彰,墨色的虚实变化,并以书法入画使作品气韵生动,充满意味。大家屏气凝神、认真观摩,并用手机记录下了宝贵的时刻。随后,通过抽取号码的方式,三幅作品被赠予了三位幸运的听众。



近3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后,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表示:“本次讲座让我们深入系统地学习了文人画的发展历程和创作技法,收获颇多。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,一定要好好传承与发扬,这是我们的民族自信。”一位艺术爱好者认为,美术馆开展的讲座内容丰富、专业性强,本次学习填补了自己国画系统知识的空白,并期待着下次讲座的开展。今后,美术馆还会陆续开展各种讲座,敬请大家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