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览日期:2025-01-18 至 2025-04-30 开幕时间: 2025-01-18 展厅位置:第三展厅
油画写生体会经验之我见
摄影技术的发展,为画家创作提供了捷径的同时,也形成过分依赖,乃至丧失基本功力的偏颇,近而引发不断放大的写生潮。邯郸油画学会连续3次举办油画写生作品展,目的是借以提高大家对写生的重视,通过交流借鉴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。
我从1968年14岁,开始拿着小本子画速写,四年后得到中央美院李桦、苏高礼两位老师的点拔,写生才进入理性的层面,并由此开始了漫长艰辛的自学之旅。
多年实践,我认为写生首先要明确目的是什么。在搜集素材已为照相机所替代的前提下,写生就是提高准确捕捉形象的能力,提高对色彩变化规律的认知,提高对绘画本体语言特征的理解。有了这些,不仅能真实生动的描绘写生对象,更会运用写生掌握的技能,把图片变为写生,把写生变为创作。
多次跟画友或带学生外出写生,发现不少人模特刚摆好,风景瞄了几眼,支上架子马上开画。其实大可不必这么争分夺秒,我的习惯是先认真观察,反复比较,明确所画对象的基本外貌特征,色调主要倾向,大的部位在色相色度色性上的差别,做到心中有数后,才动笔。在整个写生过程中,还要始终保持这种最初的判断。如在黎城画《老房前的合影》,先将6个模特的面部颜色深浅和色相趋势进行排序,做到心中有数后才动笔,在之后操作过程中更需严守不乱,直至最后达到预想的效果。
关于写生的步骤,不少专业书籍有不同的介绍,大体规则是由深到浅,由头部到服饰,由近景到远景。我的体会是,方法是死的,人是活的,不要拘于一成不变的程序,而是根据实际的状况,需要采取什么步骤就采取什么步骤,一切以效果为原则。2021年去云南元阳梯田画写生,事前翻找成功范本,有水彩和国画的,就是没有油画的。到了现场才真正感到,用油画表现梯田瞬间的光影和色彩变化实在太难了。既来之则安之,琢磨实践几天,才找到方法。早上太阳没出来前,光线色彩相对稳定,就按传统的方法,由深到浅,由近到远,一步步推进。太阳出来了,就改为先用最快速度,最概括的色彩,把最感人、最生动的部分记录下来,然后再按部就班画其他部分。
一幅白色画布把所见人物或风景,客观真实的摆上去,有体积,有空间,有质感,这对于画家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,非多年功夫难以达到。但我认为这仅仅是写生的基本要求,而更高的标准是通过画家的主观提炼,大胆取舍,使画面呈现出的效果,比眼睛看到的更形象、更生动、更感人。如色彩的冷暖,我的老师张文新说:“照片已有了冷暖信息,但因是照相机的科学再现,所以不够明显,而画家的能力是把它强化、夸大,让画面有颜色,这才是对画家功力的考验。”2022年我在山西平顺画《日照金山》和《天狗问驼》时,除遵循老师的教导外,有意识地借鉴莫奈《鲁昂教堂》的表现手法,对冷暖做了夸张处理,结果画面立即响亮起来。
大自然千变万化,芸芸众生形象千差万别,要达到理想的写生效果,画家还必须不择手段,大胆创新。在谷堆坪画太行农民,有的是真实再现,有的舍弃背景突出人物,有的是人物面部细化,服饰道具概括。在画《太行晨曦》大尺幅写生时,近景是厚重色块,远山则是国画皴擦的薄透。
油画学会此次写生展,看到大多数同志又有了很大进步颇为欢欣,忧虑是不少人因日常画的太少,所以没明显变化。借此序言,把我写生愚见张目,如能引为借鉴当不枉苦心。
韩玉臣
2025年1月18日